一、背景介绍
小航,男,5岁,父亲二级肢体残疾,母亲二级智力残疾。一家人住在回迁的小区里。爷爷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常常外出打工,奶奶则挑起了照顾小航及其父母的重担。小航从小就比其他孩子更敏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对周围世界充满了陌生感和恐惧。
二、问题及需求
1、心理问题:小航初次见到社工时,眼神里充满了恐惧,身体微微颤抖,紧紧地蜷缩在角落里,不敢与社工对视。他对陌生人的到来充满了警惕,自我封闭,不愿意与外界交流。
2、沟通问题:小航与家人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奶奶虽努力照顾小航,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巧,不知如何与小航进行有效的互动。小航在家庭中经常得不到理解和回应,这使得他更加沉默寡言。
3、社交需求:小航在幼儿园里,因为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存在困难。他不懂得如何与小伙伴们玩耍,常常独自坐在角落,看着其他小朋友嬉戏。
三、理论依据
1、社会支持理论:个体通过社会支持网络获得资源和帮助,有助于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小航的家庭环境中,爷爷奶奶作为重要的支持力量,社工通过引导奶奶与小航沟通,增强小航的社会支持网络。
2、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来促进其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小航正处于幼儿期,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发展语言、认知和社交能力。
四、服务目标
1、短期目标:让小航感受到安全和信任,愿意与社工交流。
2、中期目标:帮助小航与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提升小航在家庭中的互动能力。
3、长期目标:小航能够在幼儿园和社区中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融入社会。
五、服务策略
1、建立信任关系:社工定期家访,每次都给小航带来他喜欢的玩具,陪他玩游戏。有一次,小航看到社工带来的铅笔套盒,里面还有削笔器、还有小海豚的“握笔神器”,他兴奋地拿在手里,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社工耐心地教小航如何操作削笔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小航逐渐对社工产生了信任。
2、培训指导:社工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向小航奶奶传授沟通技巧,如倾听孩子说话、用温和的语气表达关心等。随后,社工还会让奶奶模拟与小航沟通的场景,及时给予指导。
3、家庭支持:组织家庭活动,如家庭互动小游戏、家庭足球比赛等。在家庭互动小游戏中,小航和爸爸一起玩“拍手”小游戏,爸爸虽然行动不便,但也努力参与,小航看着爸爸笨拙的动作,开心地笑了起来。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小航与家人之间的互动。
4、社区融入:鼓励小航参加社区组织的儿童活动,如儿童足球比赛、户外亲子活动等。在社区足球比赛中,小航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传球,虽然一开始他有些害羞,但在小伙伴们的鼓励下,他逐渐放开了自己,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
六、介入过程
1、第一阶段:初次接触小航时,小航十分害怕,不敢说话。社工并没有急于让小航开口,而是静静地坐在他身边,陪他一起玩玩具。过了很久,小航才逐渐放松下来,开始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社工。
2、第二阶段:社工与小航奶奶沟通,了解小航的日常习惯和兴趣爱好。社工教奶奶如何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与小航交流,比如用微笑和拥抱表达对小航的关爱。奶奶在社工的指导下,尝试与小航沟通,小航开始回应奶奶的关心。
3、第三阶段:组织家庭活动,让小航与家人一起参与。小航在家庭足球比赛中表现得十分积极,他拉着奶奶的手,让奶奶和他一起踢球。小航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4、第四阶段:社工与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小航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反映小航在幼儿园里比较内向,不太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社工与老师一起制定了帮助小航融入集体的计划,鼓励小航在幼儿园多参与活动。
5、第五阶段:引导小航在社区中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踢足球。小航一开始有些害羞,不敢主动加入其他小朋友的队伍。社工鼓励小航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小航在社工的鼓励下,逐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七、服务成效
1、心理方面:小航从最初的害怕、沉默,变得开朗活泼,主动与社工交流。他不再害怕陌生环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
2、沟通方面:小航与奶奶的沟通更加顺畅,奶奶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航的需求。小航也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社交方面:小航在幼儿园结交了4个好朋友,并且能够在社区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踢足球,融入了社区生活。他学会了与小伙伴们分享玩具和快乐,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八、总结
通过社工的介入,小航的生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社工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和儿童发展理论,帮助小航解决了心理和沟通问题,提升了社交能力。在服务过程中,社工与小航家庭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了家庭支持的作用。小航的成长之路也让我们看到了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小航的成长,为他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